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屯留旅游老爷山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访谈内容

长治市屯留区民政局“用心用情解民忧 实绩实效惠民生”在线访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访问长治市屯留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来到我们“在线访谈”的嘉宾是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崔青。崔局长您好,欢迎您!

【嘉宾】:主持人好,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谢区政府网站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向大家介绍一下民政工作,倾听大家对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借此机会,我代表局全体干部职工向一直以来给予民政工作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广大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崔局长,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所在,做了很多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据了解,近年来我区在殡葬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内很多地区都到我区学习交流。您能否就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的做法及成效向大家做一下简要介绍?

【嘉宾】:好的。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殡葬服务需求,促进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区委、区政府把殡葬改革工作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区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设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免除全区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把殡葬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乡风文明行动、散埋乱葬专项治理同部署,以“节地、生态、惠民”为目标,紧盯殡、葬、祭全流程,大力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区级殡仪馆1座,全域布局乡级公益性公墓17座,占地面积达300余亩,规划设置墓穴达5000多个,目前已建成14座,乡级公墓乡镇覆盖率达90%,初步形成了以区级殡葬设施为中心、乡级公益性公墓为辐射的全域布局体系,打造了以康庄园区市泽庄村公墓和上村镇岭上村公墓为典型的2个生态安葬示范点,全区9364名党员干部全部签订了《长治市屯留区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移风易俗承诺书》,成为彰显我区绿色生态节地魅力的靓丽缩影。2023年,我区先后被评为省级丧俗改革试点和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全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从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转变到重点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步补齐乡村公益性安葬设施短板,全力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

【主持人】:破千年旧俗,建生态家园。我们屯留的殡葬改革工作可谓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业绩。同时,也相信绿色、人文将会引领我们殡葬行业的新未来。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凸显,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崔局长,您能介绍一下我区目前的养老服务设施都有哪些吗?

【嘉宾】好的。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区民政局坚持以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强化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围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持续加快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在原有区级中心敬老院1所、乡镇中心敬老院2所的基础上,增加村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陆续建设完成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7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所,同步构建康养体系建设,建成屯留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养老楼1栋,扎实推进嶷山森林康养小镇建设项目,着力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全区养老事业呈现出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下一步,我们将紧盯老年人生活康养服务需求,千方百计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在更高水平上持续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协调,不断完善康养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主持人】:“老有所养”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感谢崔局长的详细介绍,让我们对屯留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有了一个深入了解和新的期待。接下来,我想了解一下咱们民政上今年承担的民生实事主要有哪些?目前推进情况如何?

【嘉宾】:在省政府2024年15件民生实事项目中,我们主要承担的任务有3项。一是为全区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目前,全区享受高龄补贴的对象共3700余人,发放标准为8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70元,9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150元,10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300元,1-7月累计发放高龄津贴209.69万元。二是实施城乡养老和老年助餐幸福工程,新建2个农村区域养老中心,其中,渔泽镇中心敬老院已开工,计划11月底竣工;提升改造12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目前已完成改造6所,其余6所正在推进,年底全面完成。三是完成586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已完成摸底评估和公开招标,完成改造120户,计划9月底全面完成。

【主持人】:崔局长,接下来,请您谈一下对民政事业的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打算。

【嘉宾】: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民政主责主业,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紧贴民心、尊重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采取更多务实创新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民政领域的改革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是着力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让社会救助更加精准完善,兜底保障更加坚实有力;二是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不断提升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水平,让全区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三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残疾人福利和权益保障工作,持续增强民生福祉;四是通过培树改革典型,讲好讲透改革故事,推动我区丧俗改革和综合监管“两个试点”任务落地落实,确保我区殡葬改革工作纵深推进、再上高阶。

【主持人】:民生无小事,聚力暖民心。崔局长,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同时,祝愿我区民政事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更大的突破!

【嘉宾】: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区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到民政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