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屯留旅游老爷山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访谈内容

长治市屯留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在线访谈

【主持人】:各位网友好!欢迎访问长治市屯留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刘新宏同志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

【嘉宾】: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好!很高兴通过长治市屯留区政府门户网站与广大网民朋友沟通交流,真诚希望社会各界对全区的行政审批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主持人】:首先,请刘局长为大家介绍一下屯留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一县一特色”方面做了那些工作?

【嘉宾】:今年以来,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根据长治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一县一特色”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区“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优化营商环境年”活动,打造项目全生命周期“全链条集成化”服务品牌,优化“项目策划”“项目开工”“项目竣工”三个“一件事”服务,助力项目早落地快建设。一是做好“项目策划”一件事,实现“入库即帮办”。建立审批服务小组,量身定制项目审批“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将办理事项、办理流程、办理窗口、帮办人员、所需资料等全事项全流程一次性告知,提供全过程跟踪服务。建立完善联审联批要素保障机制,对产业准入、用地、用工、用能、融资以及手续办理等要素综合分析研判,集中研究解决难点堵点。二是做好“项目开工”一件事,实现“拿地即开工”。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将项目的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阶段施工许可与主体阶段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同时强化部门联动,推动集成服务和并联审批,实行水电气暖网市政公用设施联合报装服务,实现一表申请、一次踏勘、一并接入。三是做好“项目竣工”一件事,实现“验收即发证”。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一步扩大“联合验收”事项范围,通过实行“多测合一”“多验合一”,切实减少建设单位多头申报、各部门多头分验,加快工程竣工验收速度,促进项目早日投用。

【主持人】:请刘局长谈一谈建立企业代办员和营商环境监督员“两员合一”制度的情况?

【嘉宾】:为了落实“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全面打造“五个环境”,今年,区里建立了企业代办员和营商环境监督员“两员合一”制度,从经开区和各乡镇、街道选聘了38名代办员兼监督员,建立了“一学双考三全”机制。“一学”,就是组织“两员”学政策学业务,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认真学习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及政策措施,熟悉和了解相关行业业务流程,增强履行代办和监督职责的能力。“双考”,就是代办监督评价情况,列入区直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代办员和监督员履职情况,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列入派出单位营商环境考核内容。“三全”,就是赋予了“两员”三项职责和权利:一是提供全程代办帮办服务。坚持自愿委托、全程服务、无偿代办、依法高效的原则,为属地企业在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政策兑现等方面,提供事前、事中、事后服务;二是搞好全程跟踪协调。发挥联系经营主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对需要多部门并联办理的事项,搞好沟通协调,做好衔接工作。三是发挥全程监督作用。建立代办监督“好差评”纪实台账,对“好的”作出正面评价,对“差的”列出负面清单,对企业在办事过程中一时难以协调解决的“痛点”“难点”“堵点”,直接向区营商环境领导组反映解决,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服务、社会监督、政企良性互动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

【主持人】:请刘局长谈一谈在推进审管联动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嘉宾】:为了全面提高行政审批和监管效率,确保“审管分离”模式下的行政审批与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衔接和协调运行,区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一枚印章管审批”划转事项审管衔接工作的通知》,坚持“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梳理公布了第一批40项审管联动责任清单,制定了审管联动一体化服务细则,建立了市场监管和行政审批“四互四双”联动机制,推动了审批、监管、执法有效衔接。

【主持人】:刘局长,您能给大家谈一下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在提升政务服务方面有那些新的举措吗?  

【嘉宾】:我们以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为抓手,推进了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建设。一是规范了划转事项。对照省、市“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划转基本目录,规范了划转事项,加强了划转事项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划转事项接得住、办得好。二是优化了审批流程。持续开展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五减”行动,实行“一网通、一窗办、半日结、零成本”服务模式,使市场准入审批服务更便利;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全覆盖、清单式管理,分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群众创新创业门槛;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三是提升了服务质量。建立了阳光服务“23456”规范,“两正”(仪表端正、办事公正)、“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四样”(领导与群众一个样、生人和熟人一个样、本地人和外地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五心”(热心、耐心、诚心、细心、用心)、“六化”(服务标准化、办事智能化、政务公开化、管理制度化、监督常态化、考核精准化),营造争先创优氛围,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四是完善了服务体系。依托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立了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动态调整公布区直机关和乡镇权责清单、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乡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了清单之外无审批;依托区政务大厅建设了“7×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在麟绛街道、余吾镇、渔泽镇和路村乡建设了4个“7×24小时”政务服务便民站,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自助办。

【主持人】:请刘局长再谈一谈下一步打算?  

【嘉宾】:下一步,我们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全链条优化审批,全方位精简流程,创新工作举措,提高服务效能,推动审批服务由“一枚章”向“一件事”转变,深化拓展“一次办”、对接应用“网上办”、企业登记“高效办”、项目建设“加速办”,不断提升全链条服务水平,推动政务服务品质再提升、营商环境再优化,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