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访问长治市屯留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邀请河神庙乡党委副书记刘斯斌同志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
【嘉宾】: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好!很高兴通过长治市屯留区政府门户网站与广大网民朋友沟通交流,真诚希望社会各界对河神庙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刘书记,请您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河神庙乡基本情况。
【嘉宾】:好的。河神庙乡位于长治市屯留区中部,东连麟绛街道,西接张店镇,南临丰宜镇,北依吾元镇。乡政府驻地距主城区15公里,国道309线(G309)呈东西走向穿境而过,境内全长13公里。绛河自西向东流经全乡,水资源相对充足。河神庙乡下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17515人,国土面积107.06平方公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8万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
【主持人】:我们知道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河神庙乡目前产业发展是怎样开展的?
【嘉宾】:近年来,河神庙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中之重,立足自身优势,争取上级扶持,坚持“党建领乡,生态立乡,产业强乡”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大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主持人】:刘书记,刚才您提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河神庙乡当前村集体发展的现状如何?
【嘉宾】:河神庙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点突出设施农业和乡村旅游两条主线,明确发展思路,政策激励帮扶,加强经济管理,落实相关规章制度,真正实现村集体普遍增收。2022年河神庙乡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100%,其中30万元以上村有两个。
【主持人】:刘书记,请您与大家交流一下河神庙乡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做法。
【嘉宾】:好的。一是姚家岭村深挖农村资源潜力,促进集体经济崛起,不断优化治理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姚家岭村是上党地区著名特产“珍珠黄”小米的原产地,采取“支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依托“珍珠黄”贡米有限公司,采用合同收购形式,补贴农民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进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价格收购,目前种植无公害小米的农户280户,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种植谷子万余亩。同时将350亩未确权土地收归集体,其中130亩种植谷子,220亩重新发包收取承包费,可年增收6万余元。盘活荒沟资源,实施项目增收。两委积极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增收渠道,突破纯农业发展的思维定式,积极与古城煤矿对接,引进填矸造田项目,收取管理服务费,仅此一项每年集体增收12万元,并待项目结束后可增加土地600余亩。
二是西阳村打破传统观念,发展特色精品农业。西阳村以绿色生态为沙间,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农业。2019年与山西省果树研究所深度合作,总投资90余万元,打造优质水果种植示范基地100余亩,引进晋富1号、丹霞、玉露香梨、早黑宝、红玛瑙、西梅等十余个优质品种,共栽植苹果、樱桃、梨、杏、桃、葡萄等各类矮化水果树木 3000余株。于2020年创办了西阳村果香湾种植专业合作社,极大政善了该村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及布局不合理的现状,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并促进农户增加收入,起到带动周边地区农业资源优化的作用,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
【主持人】:河神庙乡下一步工作有什么打算?
【嘉宾】:河神庙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抓牢基层党建。从严治党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坚定不移抓政风、转作风、树新风,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能干事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高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河神庙高质量发展。二是推进项目建设。树牢大抓项目、全民招商的鲜明导向,吹响全民招商冲锋号,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针对所有项目,实行工作专班和常态化入企服务等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手续报批、用水用电等各类问题,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继续认真抓好全乡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常态开展安全生产重点领域专项检查,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树立国家安全在基层意识,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坚决同邪教组织斗争,牢固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严防金融领域风险,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细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任务,切实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信访总量持续下降。四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当好屯绛水库“守护者”,持续加大绛河流域生态保护力度;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成为河神庙最靓丽的生态名片。五是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全面建立起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对象和孤寡老残等重点人群的信息数据库,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以“全科网格”建设为牵引,深化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矛盾联调,有效推进“三治”融合;常态化抓好森林防火、安全生产,持续推进普法教育、依法行政、法律服务,着力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六是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点任务来抓,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开展常态化监测,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聚焦用力,完善发展乡村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河神庙乡今年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嘉宾】:今年以来,河神庙乡紧紧围绕各项重点中心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立足自身实际,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抓项目求质效,稳住经济大盘。河神庙乡积极响应区委确定的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和优化营商环境年号召,紧抓项目建设“牛鼻子”,积极招商引资,先后与山西光泽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金马能源有限公司完成对接,为河神庙乡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二是筑优势增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以“珍珠黄”小米、民康中药材为引领,打造优质小米、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持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对全乡18个行政村31个股份经济合作局的三资进行清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财务制度专题培训,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持续开展春防工作,对全乡99处耕地撂荒疑似图斑进行实地核实,全面盘活土地资源,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治污染优生态,提升环境质量。持续开展秸秆禁烧、施工扬尘等专项整治,持续抓好蓝天保卫;认真落实河长制要求,对辖区内绛河河道开展巡查治理,持续抓好碧水保卫;以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等为重点,整治固体废弃物污染,强化农业污染治理,持续抓好净土保卫。四是严排查改隐患,保障稳定安全。悬挂安全生产条幅,设立河道安全警示牌。聚焦学校、加油站、商超等重点领域,在全乡范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48次,排查出一般隐患点21处,整改21处,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对全乡换气点、饭店等20余家经营性场所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检查,并通过微信、大喇叭、入户等方式进行燃气安全知识宣传。常态化开展护林防火,通过不间断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焚烧秸秆行为,上半年无火灾发生。持续深入开展反电诈、反养老诈骗、反邪教、禁毒以及扫黑除恶等宣传活动,共发放张贴各种宣传海报40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50余条,依托微信群统一推送小视频300余条。五是办实事保基本,增进民生福祉。今年以来,我乡梨树庄、东阳、庙儿沟3条农村四好公路相继开工,共计13.22公里,全面提升群众出行质量。完成陡沟、西故县、中城和东阳4个村“一事一议”工程项目4项,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全乡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倡导和弘扬文明新风。结合环境保护、信访维稳等日常工作,组织全乡志愿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六是抓党建夯基础,推动基层治理。持续依托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完善治理机制,破解治理难题,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开展村“两委”班子综合分析研判,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入户走访、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进行个别谈话。抓实年轻干部队伍培养。在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到村任职大学生基层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配备成长导师和实践导师,在生活和思想上关心,实行轮岗交流机制,在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基层党建等一线跟班学习,形成了“七个一”管理模式,促进他们尽快融入基层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成长成才。七是讲政治重引领,建设清廉河神庙。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抓好八项规定的落实。抓好廉政风险点防控,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始终保持基层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深化对基层“四风”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深入开展清廉机关和清廉村居建设,营造了崇廉尚廉守廉的良好氛围。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主持人】:好,刚才,刘书记对河神庙乡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村集体发展、下一步打算以及今年工作重点等问题与网友们进行了交流沟通。非常感谢刘书记能来到长治市屯留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参与在线访谈,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