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好!欢迎访问长治市屯留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年夏天全国洪水泛滥,目前已经蔓延到24个省,大批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地质灾害防治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今天,我们邀请到区自然资源局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徐国民局长,就屯留区地灾防治工作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欢迎您,徐局长。
[徐国民]: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进行网上交流。借此机会,我代表区自然资源局,对社会各界及网友们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区政府网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主持人]:徐局长,请您谈谈什么是地质灾害,屯留区有哪些地质灾害呢?
[徐国民]:好的,主持人。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或现象),在我区范围内主要表现为土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一些高陡边坡黄土松软,经过雨雪风化后,容易崩塌。还有一些村处在地质滑坡地带,土层整体下滑,引发房屋裂缝等情况,还有人类活动,采煤造成地面塌陷、沉降。
[主持人]:目前屯留区地质灾害是什么情况?
[徐国民]:自然资源局每年都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工作,经过山西省地勘院212地质队等资质单位认定,目前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有97处,其中高陡边坡有29处。按灾种划分,崩塌55处,滑坡3处,地面塌陷39处。根据气象等部门预测,今年雨水比去年多2至5层,现在正值“七下八上”连续降雨多发期,一些地区山体处于饱水状态,一旦遭遇强降雨,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加大,干旱少雨的地方可能出现“小雨大灾”,防汛抗灾形势十分严峻。
[主持人]:国家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什么要求?
[徐国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主持人]:屯留区采取了哪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呢?
[徐国民]:屯留区委、区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落实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作中,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年初召开全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区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年年初以政府办文件印发《关于落实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责任的通知》、《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区政府网站发布。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率列入了各乡镇年度考核的硬性指标,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底、落实到人,近年来没有地质灾害事故发生。
近年来持续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力度和应急演练。每年召开全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培训会,对区直相关单位、各乡镇分管领导、各个地灾隐患点监测人进行地灾防治知识培训。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加强宣传,在广场和街头设立咨询台,悬挂标语,发放传单和手提袋等宣传品,提高全社会识灾、防灾、减灾、避灾的意识。在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先后在吾元镇、丰宜镇、张店镇、河神庙乡、西流寨开发区、上莲开发区等乡镇组织了多次演练,通过演练让参与的干部和周边群众都受到了锻炼,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主持人]:这些工作我也听说了,社会反响很好。还有一个治理项目在国家级媒体报道了,是吗?
[徐国民]:这个是国家级项目,潞安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位置在渔泽镇,已经圆满完成,昔日荒芜的塌陷区变成了良田、莲花池、产业园。上级部门验收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屯留区政府作为唯一的县级政府应邀参加了国际矿业大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做了报道,自然资源部等三部委专程来进行了实地调研,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召开了现场观摩会,周边市县也争相来参观学习。
[主持人]:这是我们屯留区的荣誉。现在正在进行的还有项目吗?
[徐国民]: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程治理项目,因受滑坡威胁哈嶝峪村需整村搬迁,涉及145户,这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主持人]:自然资源局今年还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呢?
[徐国民]: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自然资源局重点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具体任务很多,在这里列举几项:
一、今年给各个基层所增加配备了雨衣、雨鞋、雨伞、手电筒等物资。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统一更新了标识牌,进一步明确了乡、村责任人和监测人,并更新群测群防网络,发放“两卡一书”1600多份,和气象部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2期,落实了24小时汛期值班、应急报告、临灾处置等制度。
二、按照“三个专项行动”安排部署,持续做好全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工作,将“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机制贯穿整个汛期,强化动态管理,严格落实“破要到顶、沟要到头”的要求,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在技术支撑单位的指导下,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点拉网式排查。
在6月排查中,发现河神庙乡宽沟村隐患点、东阳村隐患点和吾元镇宋家沟村隐患点,及时督促乡镇进行了应急治理。在7月排查中,发现河神庙乡苗岳村田间地面出现大面积塌陷、裂缝。当即责成村委设立警示标志、拉起警戒线、加强监测。同时逐级报告主要领导并书面函告河神庙乡乡政府立即进行填土充实,在出入路口设置路障,禁止通行。并请示报告安委办协调相关单位进行治理。
三、加强隐患点治理工作。加强高陡边坡治理,去年对7处高陡边坡隐患点进行了治理,涉及河神庙乡4处、丰宜镇2处、余吾镇1处。已完成吾元镇北岭村4户、张店镇苗翘村1户的地灾避让搬迁工程,已经全部入住。今年力争12月前完成145户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程。
[主持人]: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您觉得还应该继续做好哪些工作?
[徐国民]:一是扎实做好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和地质灾害发展变化,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社会公众主动采取防灾避险措施。特别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城镇、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因地制宜,利用高音喇叭、逐户通知等方式,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威胁群众。
二是全面做好群测群防,加强群测群防的组织领导,健全县、乡、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配备基本的监测预警设备,加大基层监测人员的监测能力培训和技能演练,提高群测群防队伍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应急能力。
三是扎实开展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回头看”工作,进一步查清安全风险,摸清隐患底数。及时补充完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台帐数据,制定针对性强的防灾预案和监测方案,明确责任人及监测人。对已排查出的高陡边坡隐患,督促乡镇加快推进分类处置工作。
四是做好临灾处置工作,坚持24小时值守应急制度,保持24小时在岗和通讯畅通,认真落实地质灾害每日零报告制度。遇有发出临灾预警或出现地质灾害前兆时,各乡镇政府要果断采取措施坚决撤离受威胁人员,封闭危险区,划定红线区,做好临灾处置,全力维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主持人]:与徐局长的谈话内容丰富,我也长了见识。防治灾害,人人有责。如果网民朋友对我区地灾防治工作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与意见,可以通过区政府网站等多种渠道反映,我们将尽力作出满意的答复。非常感谢徐局长来到长治市屯留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由于时间关系,本次访谈到此结束,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