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3 15:43
大
中
小
来源: 长治市屯留区新闻中心
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炫富攀比、铺张浪费、随礼泛滥等农村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巨大的家庭负担,也扭曲了社会的价值观。广大群众热切盼望出台相关的措施,来抵制歪风、弘扬正气。
2019年11月15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意见》,从推动移风易俗、促进文明乡风建设着眼,提出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革除歪风陋习,阻止农村不良风气蔓延,倡导社会新风尚。《意见》的出台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就是一场期盼已久的“及时雨”,把广大群众从过重的人情消费、人情负担中解放出来,受到大家交口称赞。
过去村里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谁家娶媳妇、嫁闺女、满月圆锁、乔迁暖房、店铺开业、老人祝寿、子女考大学或当兵等,都要大操大办、忙活二三天。头两天的晚上先酬客,招呼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吃喝一顿。次日下通知的跑腿人、掌大锅厨师、、账房、总管、帮忙人员等到岗帮忙,晚上吃喝一顿。第三天正式办事,都来上礼再吃喝一顿,大锅饭遭哄抢,小桶掂、锅盆端,有的家户还要在饭店摆上十几桌。特别是婚嫁彩礼要什么“万紫千红一片绿”(“紫”“红”“绿”分别是5元、百元、50元人民币)、再要“一动和不动”(小汽车和单元楼);结婚当天讲排场摆阔气,豪华汽车十多辆(费用两千多元);八音会演唱(三四千元);彩门、照相摄像加影楼照相(四五千元);燃放鞭炮礼炮(三千多元),而且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真是小两口高兴结婚,二位老人为了凑钱愁得头脑发昏。还有娶媳妇当天个别家户给婆婆脸上抹黑,给老公公化妆戴上假发到儿媳妇娘家兜一圈以示隆重热闹……这些陈规陋习、不良风气已延袭多年,村民早已厌恶和反感。但是乡里乡亲抹不开面子,于是家家也都跟着“风气”摆“阔气”。还有丧事大办风,请阴阳讲迷信、看风水选墓地、烧香烧纸钱、高搭灵棚、鼓乐吹打唱歌唱戏、出殡还要两班16人抬棺材,一连闹腾五六天,使得儿女劳累亲戚烦,左右邻居不安宁。大操大办“死要面子”、人情礼金“五花八门”等农村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不仅让农村群众背上了沉重的人情和经济负担,造成巨大浪费,也直接造成了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不起”以及孝道式微等问题,让百姓深陷其中,苦不堪言。
市里出台《意见》后,万民齐赞:给我们设了挡“风”墙,下了“及时雨”。张店村党支部、村委会,立即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意见》精神,印发宣传材料,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要求村民结婚嫁女红事不超两天;白事只办三天,不搭灵棚;满月圆锁暖房等余事不办,如需操办仅限于亲属范围;亲戚随礼不超200元,邻里不超100元;结婚彩礼不超5万元,提倡零彩礼;在家办事烩菜馍或面条,尽吃不准端。党支部书记董小宾说“首先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意见》精神,积极响应区镇倡议,支部45名党员和村干部要带头先行,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二是婚丧大事要节俭,不准大操大办,谁家办事都要派人去监督,做到监管到户;三是要开展孝老敬老、争做好儿女活动,对老人做到生时厚养死简葬。四是要常抓不懈、不走形式,防止一阵风,一定要让过去的讲排场、比气派、相互攀比的陋习改变为比文明、比家风,看谁家的红事新办、白事简办了,让文明新风在张店村形成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