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23 19:38
大
中
小
来源: 屯留县新闻中心
古时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与炼丹的道士互称为兄弟,同尊太上老君为祖师爷。每逢春节便以打铁花祭祀。打铁花起源于道教,其技艺依附于道教,实施则在铁匠行业的开炉及民间年节和喜庆日。
打铁花又叫铁水打花,打铁梨花。花跟发谐音,有越打越发的寓意。打铁花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明清,绵延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路村乡东洼村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村民为山东省莱芜市移民后代。二百多年前,祖辈们生活聚集于此,大多以打铁为生。
东洼和道家的文化渊源颇深,供奉着真武大帝的真武庙,每到元宵节、添仓节、真武大帝诞辰三月初三,东洼村的铁匠艺人便打铁花,一则为了祭祀,二则庆祝祈福,沿袭成俗,传承至今大约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冶铁业的衰落,上世纪七十年代,东洼打铁花曾一度中断。
为了挽救、恢复和发扬光大这项传统技艺,路村乡筹备谋划,推动落实,拉开了传承工作帷幕。目前,东洼村能够熟练掌握打铁花技术的村民有四五十人,赵金焕等四位老人带头重操旧业,倾情倾力,表演传授。东洼铁花得以重回大众视野。
生高炉,熔铁水(也曾经打过铁块)。东洼村的铁匠艺人们一般选择在平坦宽阔的地方,往焊接好的炉子里一层一层的加入焦炭,生铁,石子,当温度升高到1600摄氏度以上的时候,生铁化成铁水,此刻他们左手拿起事先用水浸泡过一天,用火烤过碳化了的柳木勺,舀出三厘米左右元宵大小的铁水,右手用柳木棒(柳木板)猛烈一击,打向空中,灼热的铁水在半空中迸散开来,万千彤红的铁屑飞溅,再加上茂密柳枝的碰撞分离,它们在空中激烈氧化燃烧,顿时形成五彩斑斓的烟火,星光四射,绚丽多彩,变幻莫测,美若仙女散花,好似飞瀑直下,又像金蛇狂舞,恰如菊花绽放,场面恢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打铁花是个技术活,特别讲究配合。没有多年的功底,是不可能完成的。或75度,或45度,表演者不停变换姿势,对空击打。第一勺飞溅而下的时候,第二个人要立马跟上,将第二勺铁水迅速打出去,飘洒下来的丝线和泼洒出去的射线交织在一起最有气势,朵朵金花凌空炸开,如同火山瞬间喷发,好似流星美丽掠过。
东洼铁花每炉大约消耗200斤生铁,如今有两种颜色,灰铁能打红色的铁花,白铁可打白色的铁花,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音乐声、噼噼啪啪的击打声、嗨吆嗨吆的喊叫声、熙攘观众的欢呼声,重新兴起的东洼铁花正渐入佳境。
打铁花不仅能够带给人美的享受,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它既是一种环保的烟花,更是一种悠久的民俗艺术。路村乡乡村两级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契机,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宣扬传承民间艺术,努力把东洼铁花打造成屯留县的一个文化品牌。 (张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