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屯留旅游老爷山

当前位置:首页 > 屯留概况 > 人文地理

水泉发展看今朝

 时间:2018-03-26 09:10       大    中    小     

  水泉千年古村,村北古道是古屯留县城通向潞安府的必经之路,村北土地平坦水浅。据村贤老人回忆,水泉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调整。

  三十亩地一匹马  亩半园地有钱花
  上世纪20年代,中国经济迎来短暂的春天,屯留县城的儒商们有的开酒坊、油坊、皮革坊、染坊,有的开设弹花铺、盐店等,这些商业信息不能不传入水泉人之中。水泉村的聪明人,在村北、村西、村东肥沃的土地上打井,辟地种菜,菜的品种有大蒜、北瓜、白菜、菠菜、小葱、胡芹、水萝卜、芫荽、西红柿等,这些菜由户主人担着到县城出售,县府官员和职员及商人都喜欢买水泉的菜,有人还给水泉人取了个外号“抓葱卖韭菜”。在经营菜园之中呈现出郭圪星、申成年、申小丑、申大丑、申振廷、郭黄毛等种菜大把式。
  菜园子,带动了水泉的经济,民国时期水泉只有50多户人家,骡马大车就达40多辆,当地流传着, “出东城数水泉”之说。县城及周围村子的不少大家闺秀与水泉村后生成婚。
  养鸡使群众发家致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人民公社体制管理下,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驻村干部浮夸假报亩产粮食,水泉每年春天闹粮荒,成了当时城关公社最落后的村子。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有了种田积极性。80年代初实行大学教授、专家入村扶贫制,山西农科院的孟福智教授承包了水泉村,他在村办公楼办起养鸡技术培训班,无偿为村民传授养鸡知识,听课多数是20多岁的青年,经过数月的培训他们掌握了养鸡技术,这位教授还带领参加学习的社员到农学院养鸡厂参观学习,郭贵斌、郭增福、郭山虎、申进龙、崔虎英、牛振虎、郭小虎、郭立方等,首先利用家庭住房,办起了养鸡厂,鸡蛋销往长治、长钢、马场等市场。
  养鸡使水泉村民脱贫,县里组织各村社员到水泉家庭养鸡厂参观学习,宋庄、沙庄、东垴、积石、吾元等家庭养鸡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由于水泉家庭作坊式养殖户,多数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眼光有限,缺乏现代养殖技术,5-6年后走向衰落。
  作坊养鸡时期虽然结束了,但水泉村民普遍靠养鸡挣来的钱在新规划的村子,批地建起二层楼房。
  新兴汽车市场逐步形成
  本世纪初,水泉村又迎来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新村南侧修通了屯留至长治的柏油路,上级有关部门批给水泉20余户商铺,这些商铺建在路北50米处。一些靠养鸡积累了几千元资金的农户,在路北建起商铺,起步时大多数经营烟、酒、茶日用杂货收入微薄。近年来屯留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钱包鼓起来的屯留人由农用二轮车向家庭汽车转变。具有较高智商的商户,抓住汽车市场大发展之机,转型到汽车销售方面。
  落户水泉村市场的全国连锁店有:东风驰达、上海大众、众泰汽车、一汽大众、奇瑞、容驰、猎豹、雪佛兰、江铃、永信、北京福田、一汽奔腾、晶通汽贸、成功新能源、鼎瑞、鹏驰、吉利、大昌汽车等品牌。
  纵观水泉,村史厚重,传承红色,农商并举,生态良好,宜居宜业。水泉人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以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创造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