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屯留旅游老爷山

当前位置:首页 > 长治市屯留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区政府工作部门>长治市屯留区文化和旅游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展览讲座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3-67208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3-12-28
发文机关屯留融媒 主题词
标题厚意屯留,书写开放新名片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23-12-28

厚意屯留,书写开放新名片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2月23日,2023年度上党文化大讲堂第9场,“上党文苑”系列第4场,总第112期在屯留宾馆大会议室开讲。中共长治市屯留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张连庆以《昔日留吁 今日屯留》为题进行现场讲述。

屯留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有“卞和获璧”的历史典故,今有“上党米粮川”之美誉,更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发展至今,屯留形成了哪些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对于传承屯留历史文脉,弘扬传统精神,我们该怎么做?讲座结束后,本报记者对主讲嘉宾张连庆进行了独家专访。

探寻历史沿革

记者(以下简称记):张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今天的精彩分享。讲座中,您以大量史料为佐证,为我们讲述了屯留2600多年的发展历程。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探究屯留历史的?在主持编纂与屯留历史相关书籍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心得呢?

张连庆(以下简称张):我参加工作以来虽学习了一些有关屯留的历史知识,但都是零散的。我调任现在的岗位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开始系统地学习、研究屯留相关历史知识。

谈到工作心得,我认为,我们在编纂《屯留县志》中认真地坚持了客观、真实的原则,《屯留县志》《屯留年鉴》等历史书籍注重历史资料的真实性、权威性,注重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打造文化形象

记:您认为屯留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哪些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

张:屯留历史悠久,西周称留吁,春秋改纯留,秦朝时设纯留县,西汉置屯留、余吾两县,东汉时余吾并入屯留县。至2018年11月23日,屯留撤县改区为止,屯留建县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屯留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往事越千年,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屯留被人们冠以“羿神故里”“三晋通衢”“米粮之川”“兴工热土”等美誉,成为屯留人民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名片。

如果从文化的内容属性上分类,屯留的本土文化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屯留千年古县的古色文化。近年来,史前考古调查发掘研究表明,屯留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已超30处,全区有不可移动文物548处,可移动文物7786件,保存现状大部分完好,尤为可贵的是境内出土的“屯留编钟”是文物活化的重要成果。二是屯留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屯留革命活动时间早,始于1925年,当时屯留在太原上学的中学生和在北京上学的大学生,在参加革命活动后受到启发,将各地的屯留籍学生发动起来,利用假期回乡进行革命活动。三是屯留“三山三水”的自然风光绿色文化。“三山”指的是老爷山、盘秀山、白云山,其中老爷山的主峰为“麟山”,最具代表性;“三水”指的是岚河、绛河、郭(谷)河,其中绛河作为屯留人民的母亲河,最具代表性。四是屯留晋鲁豫三民相居于一区(县)的北方移民文化。屯留有“三个三分之一”的说法,即区内有三分之一的山东人、三分之一的河南人、三分之一的本地人,现在的屯留有许多村庄基本上是由移民组成的。

记:屯留作为革命老区,具体有哪些红色文化资源?

张:作为革命老区,屯留的红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据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屯留有革命遗址23处,革命历史纪念地(碑)11处,革命前辈故居4处,老一辈革命家路居3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要纪念地11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抗大一分校旧址。抗大一分校于1938年12月成立,1939年1月至7月在屯留坚持敌后办学,是抗大各分校中创办时间最早、历时最长、培养干部最多、成绩最显著的一所分校,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

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处处彰显着革命前辈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及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而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教育资源,更是学习资源。

传承历史文脉

记:如果让您作为屯留旅游“推介官”,您会向游客推荐哪几个特色旅游“打卡地”?

张:作为屯留旅游“推介官”,我会向游客推荐五个地方。一是抗大一分校旧址。抗大一分校旧址是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们研究抗战文化、弘扬抗大精神、开展党日主题教育活动和红色旅游的首选。二是老爷山。老爷山是屯留文化之“根”所在地,是“羿射九日”神话的发源地,是上党战役的主战场,处处展现着红色文化。三是石泉海葫芦山庄。石泉海葫芦山庄是国家3A级景区,“葫芦”与“福禄”谐音,象征着幸福与美好。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葫芦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四是屯绛八一水库。屯绛八一水库碧波如镜、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是一级水源保护地,也是屯留“三水”风光的精华所在。五是上村镇小南村。小南村紧临漳泽湖畔,鱼翔浅底,鸟飞长空,蝶舞芳菲,民居点缀,景色迷人,是屯留新兴的民俗旅游特色村,也是我市环漳泽湖旅游景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除此之外,我还推荐大家观赏屯留道情的传统曲目,屯留道情在2007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唱词风趣,雅俗共赏,是上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曲艺。

记:对于传承屯留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您认为我们该怎么做?

张:我认为,传承屯留历史文化首先应当“从娃娃抓起”,让屯留历史文化进学校、进班级、进课堂,培养下一代爱麟山、爱绛水、爱屯留的“家乡情怀”,教育下一代牢记屯留历史,传承好屯留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发展好屯留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下一代的文化自信和发展自信,共同建设一个山川秀美、人文荟萃的“新”屯留。其次,要创新工作思路。通过问、闻、摄、录、记的方法,对乡村的历史脉络、文化烙印、发展轨迹、历史街区、传统村落和乡风民俗等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和梳理,建立乡镇村史馆和记忆馆,并组织各乡镇具有特色的文化技艺、文化习俗、文化实物等在馆内外集中交流、展示、展演,唤起人们对文化传承的意识。最后,作为个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要按照时代的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记:屯留,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英雄辈出、精神永存,民风淳朴、乡韵多彩,风光秀美、宜居宜业……处处铺展着多姿多彩的画卷。希望通过您的讲述,可以让更多人走近屯留、了解屯留,更好地感受屯留文化魅力,传承屯留历史文脉,建设“新”屯留。再次感谢您今天的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