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治市屯留区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区政府工作部门>长治市屯留区应急管理局
时间:2012-11-12
大
中
小
来源:
屯留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屯留县2012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有关生产经营单位:
现将《屯留县2012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望接此通知后认真贯彻落实。
附:2012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日
2012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为进一步完善我县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体制、机制、法制,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我县创建本质安全型城市的关键时刻,有效将突发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将应急处置做到科学合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我县2012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机制,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伤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建成覆盖全县、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防体系;健全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优化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应急资源信息数据库建设基本完成;完善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真正形成“平时搞防范、险时搞救援”的执行机制和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拉得动、顶得上、打得赢、救得出”抢险救援保障体系。
二、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八项工作任务
(一)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各生产经营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政府其他部门要明确专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责成专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各类企业均要明确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和人员,真正建立应急管理“事有人做,责有人负”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机制建设。要完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沟通机制和应急救援快速协调机制,加强预防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组织、协调、指导和保障等工作。要建立和完善区域间协同应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联动机制,有效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效率。要继续落实好因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预警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各类企业要全面建立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报预警机制,要按照安全生产有关制度要求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管和重大安全隐患“三落实”工作。
(三)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公安消防队伍、大中型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优化、整合各类应急救援资源,建设县、乡、企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逐步形成以企业应急救援力量为基础,以县应急队伍为中坚力量,以及所有社区、街道、乡镇、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系统,高危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要依法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小型的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兼职救援队伍,并与邻近的专职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实行有偿服务。
(四)切实加强应急救援指挥和信息平台建设。对原有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尽快建立全县安全生产隐患查报整改和政府动态监管系统。2012年底前,实现全县安全生产隐患查报整改系统??政府动态监管系统联网运行;2013年6月底前建成县、企二级联网,行业部门资源共享,集安全指挥、应急救援、监管监察等多功能、一体化、全覆盖的县级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
(五)切实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要加快安全生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各乡镇区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企业要针对本行业易发事故加大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和储备。要定期开展应急资源普查,掌握辖区内应急物资储备状况。要坚持实物储备与生产能力相结合、政府采购与企业采购政府补贴相结合,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紧急调用和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应急储备物资更新、轮换、置换、代储等管理制度,提高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物资紧急运输保障能力。
(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安监总局17号令精神,切实做到重点行业领域、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全覆盖。一是要督促指导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修订完善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培训、演练的检查指导和监督检查,主动帮助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并评审备案,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要严格按照省局、市局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数据库建设工作,确保在年底前完成市、县两级应急数据网络连通。同时,要以“安全生产月”和“应急演练周”为契机,督促企业按照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积极开展演练(每年至少一次)活动,切实提高各单位应急处置能力和遇险实战能力,并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实现预案之间的有机衔接。
(七)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保障措施建设。要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资金保障机制,为应急救援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要规范应急救援人员的保险工作,积极鼓励社会保险机构对重大危险源提供担保。要鼓励发展安全应急救援社会力量,按市场运作方式参加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作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补充;要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办法,引导、鼓励、扶持社区建立辅助应急救援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在事故发生后能够立即开展自救、互救,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救援。
(八)切实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全面推动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申报、登记、建档、备案工作。一是要尽快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备案的相应工作制度和审批流程,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防止漏报;二是各类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登记备案资料,按照“一源一档”的要求,向所在地安监部门申报备案;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重大危险源的核销管理,对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变化,原有重大危险源已不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要尽快向当地安监部门提出核销申请,符合核销条件的,由当地安监部门予以核销。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安监部门,并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及时进行整改,严防事故发生。
三、加强监管执法和组织协助能力,努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安监部门要充分发挥安监部门的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作用,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精神,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针对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以及汛期等特殊时段制定具体措施,突出预防为主,加强监管和落实责任,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得当,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